读书笔记: 失去的胜利

https://book.douban.com/people/fleure/annotation/24396667/

1943-1944年的防御战

<原文开始>希特勒以异常冷淡、不屑一顾的神情说道:“请吧。”我说:“我的元首,必须清楚,之所以造成我们目前面临的这种危急态势,并不仅仅归咎于敌人无可争议的优势,也是因为我们的指挥方式。”当我说出这些话时,希特勒立即拉长了脸,表情严肃起来。他用一种令人窒息的目光死盯着我,他现在想用他的意志封住我的嘴。我还不曾见过哪一个人的目光能表达出如此强烈的意志力量。一位派驻柏林的大使曾在回忆录中描述过他第一次见到希特勒时的印象。其中,他也特别强调了希特勒的眼睛产生的强烈效应。确实如此,在他那张粗糙的脸上,唯一具有吸引力的,也是最具表现力的,大概就属那双眼睛。现在,他死死盯着我,好想要用他的眼睛将对手击倒在地,令其屈膝。</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关于为东线战场任命一位总司令的问题,希特勒还是那句话,没有第二人享有他一样的权威。他大声地对我吼道:“元帅们连我都不服从!您以为他们会服从您吗?必要的时候,我可以撤他们的职,没有人具有这样的权威。”我回答,我下达的命令都得到了贯彻执行。他没再说话,谈话就此结束。</原文结束> ## 1942-1943 年在南俄的冬季战局 <原文开始>指挥的范围越广,越需要有预见性。穿越的地域越广,需要机动的部队越庞大,一个决断生效的时间也就会越漫长。对这种长远的预见,希特勒是不感兴趣的——至少在军事领域。当他的愿望与现实不符时,他就不愿承认事情的结局。由于他无法反驳,所以就只有避而不谈。</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一个集团军距离其铁路终点最多不会超过 150 公里。这一数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已不适用了,我们在西线和东线的作战中深有体会。此外,苏联人是快速修建铁路的大师。</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他在坚持其观点方面是何等的坚韧不拔,从一件小事上可见一斑。当他最终批准我的作战意图之后,我向他告别刚要离开他的房间时,他把我喊回来,说道,他当然不想更改他刚才的决定,但他十分急切地要求我再考虑一下,是不是可以再等上一段时间,或许数天后顿河洼地解冻,我们仍可以留在顿河——顿涅茨河弓形地带。但我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过,我对他说,等我回去后,如果晚间的态势不需要我立即下达命令,可以等到第二天中午再下达。</原文结束> ## 希特勒执掌军队最高指挥权 <原文开始> 在西线使用“A”集团军群的决定就表明,他对于作战的可能性还是有一定的眼力。这种眼力常常会在某些军事外行人身上表现出来。否则,在军事历史上,就不会有一些王侯成为杰出的军事指挥官了。 此外,希特勒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惊人的记忆力,在技术和所有装备问题上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他对于哪怕是敌人的新式武器性能,以及敌我双方的生产数量都如数家珍,其熟悉程度令人咋舌。每当他要拒绝听取对方的解释时,他就会搬出他的老一套加以抵挡。毫无疑问,他在这些问题上的过于自信又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由于他的干预,空军未能得到持续和及时的发展。在火箭助推和原子武器领域,也是由于他的干预而进展缓慢。 由于对所有技术问题都感兴趣,他常常对技术手段估计过高。譬如,在只有使用大兵团作战才恢复态势的地方,他却认为,只投入几个自行火炮营或新型虎式坦克即可。 从总体上看,他缺少的是建筑在经验基础上的军事能力,这是他的直觉替代不了的。 </原文结束> ## 封底 <原文开始>由于新技术在作战中的应用以及大兵团作战的出现,军队的活动领域日益广阔,战局变化更加迅速,即使最有才干的统帅和指挥官也无法洞察作战进程的每一个细节,指挥级别越高,这种现象越突出。为此,各级指挥官应尽量少下达内容具体、约束力强的命令,多下达目标明确、内容简洁的指示,以便给下级较大的自由。</原文结束> ## 第七章 两次战局间 <原文开始>在德国陆军裁剪和空军被牵制在对英作战的情况下,苏联即使不参展,也会走上政治讹诈的道路。</原文结束> ## 第七章 两次战局间 <原文开始>英国政府首脑丘吉尔是个极为好斗的斗士,是个将战斗视为唯一手段的人,一心只想着如何赢得胜利,而不会超越军事目标看到政治前景。</原文结束> 《西洋世界军事史》对丘吉尔乃至罗斯福也有类似的批评 ## 第八章 装甲兵突袭 <原文开始>不管怎么说,在这几周里,第 16 集团军的战斗——第 56 装甲军也参加了——不断取得胜利。9 月 16 日,最高统帅部就宣布了苏第 11 、27 和 34 集团军被击溃的消息。其中 9 个师被歼灭,9 个师遭重创。 尽管如此,我们对于取得的这些战果仍缺乏一种真正的满足感。因为我们直到现在仍然不知道,我们的作战目标到底是什么,眼下的这些作战究竟服务于什么样的更高一级的目标。想我们当初突袭迪纳堡时那样的迅猛突击,无论如何不会再度出现了。我指挥第 56 装甲军的时日也即将结束。 </原文结束> ## 第二章 作战形势 <原文开始>除了毕苏斯基元帅和很少的几位客观的政治家之外,在波兰没有一个人能深刻认识到波兰所面临形势的危险性,而这种形势完全是由于波兰对邻国苏联和德国的不合理的领土要求所导致的。波兰只有3500万人口,其中2200万是波兰人,其他则为德国、乌克兰、白俄罗斯和犹太等少数民族,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波兰人的压迫。</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此外,在德国(和苏联)在军事上处于弱势的年月,波兰依靠与法国的结盟,一直梦想着进攻德国。他们曾设想,对孤立的东普鲁士或上西里西亚实施突然袭击。他们甚至梦想取道波森—奥得河畔法兰克福这条最短的路程,直取柏林;或者在占领上西里西亚后,沿奥得河西岸,进军德国首都。</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波兰新组建的军队是由法国人培养训练出来的。因此,他们不大可能继承快速、机动的作战方式,而是接受了法国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由阵地战而派生出来的作战思想。</原文结束> 波兰好命苦... ## 第一章 暴风雨前夕 <原文开始>他是一位具有战略天才的军人,能在瞬间抓住问题的本质,而且也只关注本质问题。所有杂七杂八的事情他全然不予过问。龙德施泰特大将是个人们习惯称之为老派贵族的那种人。他身上的风度曾使那个时代的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兴趣盎然,可惜现在已经不时兴了。但这位大将仍有一种魅力,甚至连希特勒都为之倾倒。希特勒对这位大将似乎有一种偏爱,这种偏爱已经达到惊人的程度,以至于在他将这位将军两次免职以后,仍有一丝余念。也许希特勒从龙德施泰特身上感觉到了一个已经逝去的时代,这是他难以理解和没有经过的时代,对于那个时代的内部氛围和外部环境,他从未领会过。</原文结束>